红旗-22防空导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主力大型防空导弹之一,装备于空军部队。2017年7月30日,红旗-22防空导弹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上公开亮相。
武器性能
● 中文名称:红旗-22防空导弹
● 英文名称:HQ-22 Surface-to-Air Missile
● 前型/级:红旗-12防空导弹
● 次型/级:本型号为已知最新型
● 服役时间:2016年
● 国 家:中国
发展沿革
红旗-22防空导弹,是一种相对廉价的现代化地空导弹,它可以替换现役红旗-2和红旗-12导弹,与红旗-9、S-300S-400系统一起,构成覆盖我国天空的绵密防空火网。2016年11月,红旗-22防空导弹亮相珠海航展,并已列装空军部队,成功完成打靶测试。
2017年7月30日,红旗-22防空导弹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上公开亮相,这是红旗-22防空导弹首次接受检阅。
曾经有人认为红旗-22防空导弹是红旗-12防空导弹的改进型,它将替代红旗-12与红旗-9高低搭配,但是从公开的红旗-12导弹来看,它与红旗-12配备的导弹存在较大的区别,基本上可以视为两种导弹,显现中国空军对红旗-22导弹的性能要求有较大的提高。
从导弹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红旗-22实际上是一种中远程、中高空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曾经有资料说它的射程已经大约为100公里,这个指标差不多是红旗-12导弹射程的2倍,根据相关资料,红旗-12防空导弹的射程大约为50公里,并且已经超过了爱国者PAC-1的水平,后者的最大射程大约是80公里,射程增加同时也表明红旗22的制导系统应该也进行了升级,红旗-12制导系统仍旧为无线电指令制导,这种制导方式虽然技术比较简单,成本和价格也比较便宜,但是抗干扰能力低,作用距离近,因此红旗-22可能升级为指令加中继惯导加末段半主动雷达照射制导。
从相关图片来看,红旗-22采用了倾斜发射架,而不是新一代防空导弹普遍采用的垂直发射架,垂直发射架的优点是发射速度快、具备全向拦截能力,有利于采用高抛弹道增加射程,不过它的缺点就是导弹转向难度较大,因为在弹道初始阶段,导弹速度较低,空气舵面能力不足,需要推力矢量进行转向,增加导弹的设计和制造的难度,同时导弹射击包线的近界也增加了,倾斜发射的优点就是发射之前可以让导弹提前对准目标,导弹起飞之后即可进入巡航状态,这样就减少了射击包线的近界,但是缺点就是全向攻击能力较差,需要复杂的转向系统让导弹转移火力,反应速度较慢,因此新一代中远程防空导弹普遍采用垂直发射系统。
技术特点
红旗-22防空导弹是中国研制的一种相对廉价的先进防空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雷达半主动制导模式,射程可超过100公里,且抗干扰能力也有较大提高,可以逐步全面替换现役红旗-2防空导弹,全面提高中国地空导弹部队掩护城市、机场等重要目标的作战能力。
红旗-22防空导弹系统与红旗-12防空导弹系统同样采用了H-200相控阵雷达 。
红旗-22防空导弹具备较强的向下兼容能力,能够对红旗-2防空导弹进行引导,从而显著提高红旗-2防空导弹系统的作战效能。据报道,空军地空导弹部队首次使用红旗-22系统引导红旗-2导弹进行实弹打靶,取得了15发15中的成绩;而红旗-2导弹传统的作战方式是3发导弹攻击一个目标的方式进行作战 。
性能数据
旗-22导弹作战斜距(射程)5~100公里,射高50~27000米,采用无线电指令+半主动雷达寻的的复合制导体制、全程指令双模制导体制。可全天候作战,还能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主要用来区域、要地加野战防空,拦截各种固定翼飞机、巡航导弹、战术空地导弹、无人机等目标。一个火力单元(营)使用一部火控雷达可引导12枚导弹拦截6个目标。
出口型FK-3
红旗-22导弹是一种采用指令制导和半主动雷达制导双重制导体制的导弹,射程120公里,在对75公里以内目标进行射击时,采用指令制导体制。之所以采用这样的一种设计,主要是考虑降低成本,可以“向下兼容”指挥红旗-2防空导弹进行作战。红旗-22导弹的出口型称为FK-3,由中国航天科工10院研制,该企业从仿制苏联S-75的红旗-2系统开始,先后开发红旗-2、红旗-12导弹,红旗-12的出口型曾被称为KS-1、后来又改为FK-1系列,目前缅甸、泰国、土库曼斯坦等已经购买装备该系列导弹。据塞尔维亚B92网站今年8月的消息,塞尔维亚可能向中国购买FK-3防空导弹,成为这种导弹的第一家海外用户。红旗-22系统使用了先进的H-200相控阵雷达,这是其作战效能大幅度提升的关键。
而红旗-22FK-3则是该系列系统的最新发展型,其成本较之S-300、红旗-9等导弹要便宜一大截,同时性能较之红旗-2、S-75、S-125、S-200等老式导弹有质的飞跃,是我军地空导弹部队实现全面现代化当中的一种新的主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