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劲旅
预定热线
029-85266316

心系国防教育

共筑和谐家园

历史上的今天-6月4日大事记
来源: | 作者:雄鹰劲旅 | 发布时间: 2024-06-04 | 505 次浏览 | 分享到:

♦ 1925年6月4日 中共中央创办《热血日报》

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份日报。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曾创办了一份如同这个运动一样让人热血沸腾的报纸。它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日报,而且也是一份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刊行时间很短的报纸。这份报纸,就是1925年6月4日在上海创刊的《热血日报》。

创办背景

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发生后,当时上海虽然有《申报》、《新民报》、《时事新报》、《民国日报》等9家大报,但舆论一片沉寂,反应冷淡,个别报纸也仅仅作了简单的报道。面对群众汹涌澎湃的反帝怒潮,迫切需要有一份日报来及时加强宣传鼓动、指导组织和推动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为配合当时革命运动形势,更好地领导人民的反帝斗争,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研讨对策。会议决定由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刘华和瞿秋白等组成行动委员,展开反帝斗争,同时还决定出版一份日报,由瞿秋白负责主编,并从中央宣传部、上海《民国日报》抽调了郑超麟、沈泽民、何味辛等人组成编辑委员会[1] 。《热血日报》于6月4日在上海创刊。报纸8开4个版,设有社论、国内要闻、国际要闻、紧要消息等栏目。由于《热血日报》的反帝爱国宣传极大地震撼了反动军阀政府的统治,国内外反动派把它当作洪水猛兽。1925年6月28日,军阀政府在帝国主义的授意下,强行查封了该报,逮捕了印刷所经理徐上珍,没收了未发出去的2800份报纸。

历史意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日报,之所以叫《热血日报》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创办于五卅惨案的第二天。6月1日决定,6月4日出版,这种速度在今天恐怕也是罕见的。在从6月4日出版到6月27日被封闭所出版的24期里,《热血日报》以其战斗性、鼓动性、通俗性,获得了广大工人群众和市民的欢迎,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热血日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不断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严厉批判帝国主义报纸对"五卅运动"的谩骂、挑拨、恐吓、狂吠的恶劣伎俩,对买办资产阶级和汉奸散布的什么"友谊的磋商"、"同情的谅解"、"调停风潮"、"静候解决"等无耻谰言痛加驳斥。报纸的内容以新闻报道为主,具有强烈的政治鼓动性和鲜明的革命态度。在五卅运动期间,它曾大量报道了工商学各界的群众斗争,猛烈揭露帝国主义的暴行,热情传播国际无产阶级支持中国人民的消息,表现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精神。


♦ 1985年6月5日 邓小平宣布我国政府裁军100万

1985年6月4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宣布,我国政府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减少员额100万。

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减少军队员额一百万,并阐述了军队精简的重大意义。他指出:我们下这样大的决心,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减少一百万,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它表明,拥有十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他谈到中国对国际形势判断和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转变指出:第一个转变,是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世界战争的危险还是存在的,但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根据对世界大势的这些分析,以及对我们周围环境的分析,我们改变了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第二个转变,是我们的对外政策。过去一段时间,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我们奉行独立自主的正确的外交路线和对外政策,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旗帜。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力量的发展,是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现在树立我们是一个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十分重要,我们实际上也要担当这个角色。只要坚持这样的判断和政策,我们就能放胆地一心一意地好好地搞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他谈到军队建设问题指出: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到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会超过翻两番的目标,到那个时候我们经济力量强了,就可以拿出比较多的钱来更新装备。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现在就是要硬着头皮把经济搞上去,就这么一个大局,一切都要服从这个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