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劲旅
预定热线
029-85266316

心系国防教育

共筑和谐家园

历史上的今天-8月22日大事记
来源: | 作者:雄鹰劲旅 | 发布时间: 2024-08-22 | 1054 次浏览 | 分享到:
历史大事记

  ♦0961年8月22日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得后周政权后,有鉴于唐中叶以来藩镇割据,武将拔扈,不利于中央集权,乃与宰相赵普密商,决定削夺大将兵权。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建隆元年(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并逐步付诸实施了。
在北宋中央集权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权,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些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小军官到殿前都点检,又从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十分懂得军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
建隆二年太祖鉴于当时已控制局势,就着手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把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东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因为殿前都点检是宋太祖黄袍加身前担任过的职务,从此不再设置。由石守信接替韩令坤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起初太祖以石守信等人都是自己的故友,并不介意,赵普就向他数次进言说:“臣也不担心他们会背叛陛下,但是如果他们的部下贪图富贵,万一有作孽之人拥戴他们,他们能够自主吗”?这些话实际上是提醒宋太祖,要他记住陈桥兵变的事件,避免类似的事件重演。果然宋太祖采取措施要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公元961年8月22日(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
“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一席话,软中带硬,使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锅,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宋太祖缓缓说道:
“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1922年8月22日 《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

《共产党宣言》第一种中文全译本

1922年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由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作为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正式出版。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全译本,立即引起强烈反响,初版不过一个月就全部售完。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
1922年2月,担任浙江一师国文教员的陈望道,带着戴季陶提供的日译本《共产党宣言》,还有陈独秀通过李大钊从北亨大学图书馆借出的英译本,回到故乡义乌分水塘,开始潜心翻译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
经过两个多月的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终于译完了。29岁的陈望道抵沪后,即将《共产党宣言》译文连同日文、英文版交给李汉俊和陈独秀校阅,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陈望道又认真地改订了一遍,使译文精益求精。

♦1937年8月22日 中共中央举行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地址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和各方面主要负责人共22名。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了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会议决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并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会议认为,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的前提下,应当争取全国人民的政治经济权利,决定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8月25日,洛川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叶剑英、林彪、贺龙、刘伯承、张浩、徐向前11人组成,毛泽东任书记(后称主席),朱德、周恩来任副书记(后称副主席),杨尚昆任秘书长。

洛川会议上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48年8月22日 冯玉祥遇难

冯玉祥将军

      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1882年(清光绪八年)11月6日生于河北青县。1913年任京卫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不久晋升旅长,1914年随陆建章入陕,10月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始成自己的基本队伍。1921年任陕西督军职。次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调任河南督军。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以直系第三军总司令之职发动北京政变,改所部为国民军,被推任为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1926年3月赴苏联考察,8月归国。9月,国民革命军攻抵武汉时于五原(今属内蒙古自治区)誓师,宣布集体加入国民党。1927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曾参与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活动。自1929年初与蒋介石集团发生矛盾,举兵反蒋,先后爆发蒋冯战争与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的不抵抗政策。1933年5月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建民众抗日同盟军。1936年到南京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旋被解职。抗战胜利后继续采取与中共合作的立场,反对蒋的内战、独裁政策,并与李济深等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6年出国考察水利,两年间遍访欧美。1947年11月在美国组建中国和平民主联盟,被推为主席。1948年1月被开除国民党党籍。8月,响应中国共产党号召,回国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22日因所乘苏联“胜利”号轮在黑海失火而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