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月13日 蒋军占领福州,“人民革命政府”瓦解,“闽变”失败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在福建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简称“闽变”。是日,李济深等在福州召开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发表《人民权利宣言》。福建事变爆发。21日,李济深等通电脱离国民党,随后联合第三党和神州国光社成员发起成立生产人民党,以陈铭枢为总书记。22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宣告成立,由李济深、陈铭枢、陈友仁等十一人任委员,李济深任主席,改民国二十二年为“中华共和国元年”,并宣布革命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外求民族解放,排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内求打倒军阀,推翻国民党统治,实现人民民主自由,发展国民经济,解放工农劳苦群众。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成立后,遭到蒋介石政府的舆论攻击和军事镇压。12月下旬,蒋介石抽调进攻江西苏区的嫡系部队十余万人,以蒋鼎文为前敌总指挥,在海、空军的配合下,由赣东和浙江分路进攻延平、古田等地。1934年1月13日 蒋军占领福州,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和十九路军总部分别迁往漳州和泉州。21日,泉州、漳州相继失守,福建事变终告失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逃往香港,第十九路军的番号被取消,军队被蒋介石改编。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方志敏潜回赣东北,恢复中共基层组织,组织农民武装。次年1月领导弋阳、横峰起义,进行游击战争,开展土地革命,组织工农政权,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历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信江、赣东北省和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代理政治委员、赣东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一军政治委员、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等职。曾当选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主席团委员,并获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授予的红旗章。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与刘畴西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先头部队奋战脱险,但为接应后续部队,复入重围,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7日在江西玉山陇首村被俘。被捕那天,两个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了一块手表和一支钢笔,只有两个铜板。敌兵不相信,堂堂共产党领导,竟如此穷酸。正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清贫》《可爱的中国》等文章。1935年8月6日在江西南昌下沙窝被五花大绑、英勇就义,当时才36周岁。1935年8月6日于南昌就义。遗骨现安葬于南昌市郊梅岭。♦1945年1月13日 苏浙军区成立
1945年1月13日 苏浙军区成立。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中央军委命令,成立苏浙军区,统一指挥苏南和浙东的部队,任命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未到职,粟裕兼任政委),刘先胜为参谋长,钟期光为政治部副主任(后任主任)。苏浙军区下辖3个纵队,第十六旅改编为第一纵队,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委;浙东游击纵队改编为第二纵队,何克希任司令员,谭启龙任政委;第一师第三旅的3个团改编为第三纵队,陶勇任司令员,阮英平任政委。2月5日,苏浙军区成立大会在长兴县槐坎温塘举行。苏浙军区成立后,多次向浙西日伪军出击,并取得胜利,开辟了浙西抗日根据地。以粟裕为司令的浙西抗日根据地,成为当时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和华中8个战略区之一的苏浙皖边抗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