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事记
♦ 1644年6月6日 清兵进入北京
李自成山海关兵败后,退至北京。1644年6月3日,李自成在武英殿登极称帝。6月4日,李自成下令焚毁紫禁城宫殿和各门城楼,率领大顺农民军撤出北京。6月5日,清朝八旗军在睿亲王多尔衮的统领下到达北京东面的通州城。6月6日(明崇侦十七年五月初二日),八旗军进朝阳门,入紫禁城。原明朝的文武百官出城5里外跪迎多尔衮。接着,多尔衮命兵部传檄天下:剃发降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故明诸王归顺者,不夺其爵;各衙门官员等具照旧录用。6月8日,清廷命官民等为明崇祯帝服丧。后造陵墓,行葬礼,是为思陵。6月11日,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1644年10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告祭天地宗社,即皇帝位,“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
♦ 1914年6月6日 《礼拜六》周刊创刊
1914年6月6日《礼拜六》周刊在上海创刊。以该刊主要撰稿人而得名的礼拜六派又称鸳鸯蝴蝶派。是发端于20世纪初叶的上海“十里洋潮的一个文学流派。主要创作倾向是描写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以迎合有闲阶级和小市民的庸俗口味为目的。它曾受到新文学阵营的批判和抵制,1916年停刊。1921年3月复刊,断断续续一直延续到30年代。
♦ 1933年6月6日 苏区作出扩大红军百万决议
1933年6月6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扩大红军的决议》,强调必须执行中央局2月8日紧急决议中提出的“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来同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队作战”和“动员所有模范营模范赤少队整营整团加入红军”的号召,提出要通过“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彻底实行优待红军条例”、“加紧政治动员”、”采用突击方式以扩大红军”、“有计划的领导和动员赤少模范队整个组织加入红军”等措施,完成“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的任务。
♦ 1939年6月6日 日军攻占汕头
1939年6月6日,日军大本营下令攻占汕头。21日凌晨2时,日军飞机20余架、战舰汽艇40余艘,掩护第一○四师团之第一三七旅团及海军陆战队共约万余人,在汕头海岸新津港、浮州附近登陆。第四战区独立第九旅旅长兼汕头警备司令华振中只以地方团队进行抵抗,该旅则撤出防线,22日,日军攻占了汕头。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言人在重庆对记者发表谈话说:敌军攻占汕头,就军事上之意义而言已无价值。日军占汕头之主要目的,为“侵夺各国在太平洋沿岸之权益,驱逐欧美在中国之势力”。
♦ 1981年6月6日 袁隆平荣获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1981年6月6日,我国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荣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历任湖南农科院研究员、西南农学院教授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还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袁教授从60年代开始,就潜心研究杂交水稻育种,先后育成南优2号等优良杂交水稻新品种,经大面积推广,增产20%左右,是我国水稻育种史上继矮化育种之后又一次重大突破。从1976年开始至1987年的10年间,全国累计种植由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面积达10.5亿亩,为我国水稻增产增收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此,1981年袁隆平荣获了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1987年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在国内外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