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国防教育
共筑和谐家园
♦ 1928年8月30日 黄洋界保卫战
自从朱德、陈毅率兵湘南后,井冈山在“朱毛会师”后创下的“全盛阶段”便告一段落。毛泽东带着三十一团、三十二团难以维持,湘赣边界的“埃政权”相继陷落。时值收割季节,当初是“农民分田忙”,如今却是“地主收禾欢”,农民“为人作嫁”,毛泽东是有苦难言。1928年8月上旬,赣敌获悉红军主力早已远去湘南,边界兵力空虚,于是,毫无顾忌地向井冈山根据地内发动猛攻。为了保存实力,三十一团不得不退至永新山区,敌人相继占领了永新、莲花和宁冈。此时,除了宁冈的西区和北区,永新北乡的天龙区、西乡的小西江区、南乡的万年山区,莲花的上西区,酃县的青石冈区和大院区,以及大小五井的山区,边界县的县城和平原区,全部被敌人占据。敌人正规军侵入根据地后,各县的保安队、挨户团、靖卫团气焰极嚣张,对根据地群众实行了疯狂而残暴的报复,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白色恐怖遍及边界城乡。这时,边界党的组织和红色政权大部分塌台,各种群众组织遭受严重破坏,在敌人的淫威下,富农分子和党内的投机分子纷纷“反水”,挂起白带子,倒向地主豪绅一边,有的带领白军进行烧杀抢掠,各地的土豪劣绅、还乡团,乘机返扑,夺回农民已分到的土地,出现了“农民种田,地主割谷”的现象,土地革命成果毁之殆尽,整个边界笼罩着一片阴霾,恐怖至极。因为宁冈是红军的大本营,根据地的腹地,敌人对宁冈的报复与烧杀尤为猛烈。湖南的国民党军,从酃县进入宁冈,把睦村、上寨一带80多幢民房烧毁,赣敌到来时,一次就把坝上村300余间房子烧尽;大陇、乔林、天坪一带半数以上的房屋被焚;古城西源村是一个3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被敌人烧为平地,130多人,有40多人被杀害;茅坪的葛藤坪,20多户人家全被烧毁。据宁冈当年的老苏区干部苏兰春、谢合斌、胡洪秀、凌登云、龙云芳等回忆统计,在“八月失败”中,宁冈被杀人数942人,坐牢229人,阵亡117人,损失枪支48支,土枪49门,鸟铳396支,国民党军和当地的反动武装、豪绅地主除对宁冈人民实行焚烧政策外,还使用了吊打、火烙、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蜘蛛上壁(四肢钉在墙上)、倒挂金钩、活割剖腹、挖心肝、点天灯(肚子上挖个洞,点灯烧)等10多种惨无人道的刑法。井冈山的“全盛局面”是朱部上山以后创下的。无论如何,劝朱部回山,是实践毛“红色割据”伟大思想的前提和保证。而劝回哪怕小败的朱部,也必须毛亲自前往才有可能。因为,此时,红四军前委和军部都在朱部,如毛后来说的“他们把一个党的指导机关拿在手里……”,那可是有行动决定权的,而毛彼时不过只挂一个军党代表的职务在井冈山“指导”偏师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于是,毛泽东亲带31团的一半兵力(三营)下山寻觅主力28团。由朱云卿、何挺颖率三十一团一营会同袁文才、王佐的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在井冈山坚持斗争。8月30日晨,湘军第8军2个团由酃县(今炎陵)出发,在赣军一部的策应下,向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发起进攻,企图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再次进行“会剿”。当时,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并不在井冈山上,留守井冈山的只有3个营兵力,而来犯的敌军总兵力达到7个团。面对如此悬殊的敌我实力对比,有同志认为,敌人来势凶猛,兵力多、武器好,主张暂时转移,把伤病员转移进深山密林,部队运用游击战术与敌周旋,而敌人不可能在此地久留,时间稍长自然会离去。在井冈山根据地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以朱云卿、何挺颖等为代表的红军指战员展现出顽强的革命意志和极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在综合考虑撤退与坚守的利害得失后,最终决定坚守井冈山大本营,制定科学的内线坚守方略。首先,坚壁清野,使进山敌人饮食无着、不能持久;其次,利用赤卫队袭扰敌人、捕捉敌人哨兵,在敌人交通线上打击敌人,断绝敌人粮草供应,使敌人日夜难安;第三,派出31团1营2连,在永新三湾地区游击作战,牵制、袭扰敌人后方;第四,安排31团主力和32团2营防守黄洋界等五大哨口,32团1营坚持在茅坪、半冈山、砻市、大陇、古城打游击,策应守山部队。接到敌情后,中共宁冈县委就按照红军的要求,领导大陇、乔林两个乡政府发出十万火急的动员令,布置群众连夜赶削竹钉,一夜之间就在从大陇、茅坪两个方向通往山上的两条小路上都筑起了“竹钉阵”,让敌人无法通过,同时在通向哨口的山路上连夜修筑了竹篱笆障碍、滚木擂石、壕沟、射击掩体等五重防线。第一道为“竹钉阵”,从哨口通往山下小路两旁的草地里全都埋了竹钉,足有四华里长。这些竹钉两头尖,一头扎进土里,一头露出地面,又尖又硬还有毒。第二道是篱笆障碍,将大树和毛竹砍倒横在路中,阻滞敌军前进。第三道是滚木礌石,堆放在险要处,既可挡敌军的枪弹,还可推下去砸敌人。第四道是宽五尺的壕沟掩体,便于调动队伍,打击敌人。第五道是坚固的射击掩体。打响黄洋界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是在上午8时左右。这天浓雾尚未散尽,太阳刚露出山顶,敌人由大陇向黄洋界发起进攻。在猛烈炮火的配合下,敌人沿着蜿蜒曲折、崎岖陡峭的山路往上冲,疯狂扑向红军阵地,企图摧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宁静祥和的黄洋界上霎时炮声轰鸣,火光四射,黑云蔽日,百鸟惊飞。红军官兵凭险固守,临危不惧,沉着应战。“五道防线”发挥出了巨大的威力,那一排排竹钉大显神威,让敌人寸步难行,被扎伤脚的士兵顿时丧失了战斗力,密布如雨的石头和滚木犹如山崩地裂,砸得敌人魂飞魄散,死伤无数,望山却步。上午,英勇的红军连续打退了敌人的3次冲锋。黄洋界仍然坚如磐石,屹立在云天之上。午间,黄洋界上暂时平静下来。隐蔽在后山树林中的妇女们站在壕沟里,拿着话筒向敌军喊话:“白军兄弟们,我们都是穷人,穷人不打穷人!”“红军是宽待俘虏的!”“你们不要做反动派的炮灰!”“红军中官兵都是平等的!”劳累了一上午的敌人,死的死,伤的伤,连黄洋界半步都未攻下,听到红军强大的政治宣传,好多人产生了动摇,抬头一见黄洋界,心里就打怵,双腿发软,士气也泄了。下午4时左右,太阳开始西沉,湘敌叫嚣着又发起了一轮猛烈进攻。前几道防线都被敌人一一突破,山上哨口的守军伤亡很大,弹药严重不足,哨口危在旦夕。这时有人向朱云卿团长报告,有门迫击炮在茨坪军械处修好了,可否扛来试试?朱团长精神为之一振,当即派人将迫击炮和3发炮弹抬上了黄洋界。这门火炮一到,立马军心大振,一片欢呼。可因天气潮湿,前两发炮弹都没有打响,阵地上官兵手心都捏出了汗。仅存一发炮弹要不要继续打?大家将目光都投向朱团长。“打——” 随着 “轰隆”一声,炮弹瞬间呼啸而出,直扑敌阵,在山下炸开了花。也许真是天意,这发炮弹正好命中敌人的指挥部,不但炸死了敌一个指挥官,还引起弹药库的连环爆炸。此刻,埋伏在各山头的号兵一齐吹响了冲锋号,隐蔽在山后的群众都跳了出来,“冲啊!杀啊!”地喊,土枪、土炮一齐向敌人开火;妇女、儿童点着了煤油桶里的鞭炮,各个山头上的红旗也一齐摇起来……敌人一听到处是军号声、枪炮声,一看到处又是红旗招展,以为是红军主力杀回来了,赶忙下令撤兵。赣敌王均部的一团敌军正准备经茅坪进攻黄洋界,听到炮声响,又听说湘敌移师酃县,也匆匆后撤,退回永新去了。最终红军以少胜多,打退了湘赣敌军4个团的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当年参与指挥保卫黄洋界的第一连副党代表刘型,回忆这次战斗说:“8月30日,云雾消散,敌人开始向我发动进攻。敌虽以一师之众企图偷袭井冈山,但使用在火线上的却只能是少数。我以两个连的兵力,进入阵地后,又加固了工事,做了许多单兵掩体,还捡了些石块作投掷用,我前沿堑壕里是1个排,另两个排分在其侧后的堑壕里,这是第一连。第三连则在山后休息。敌人进攻无效,便用机枪射击掩护前进,然而低射则妨碍自己的士兵前进,高射则子弹在空中呼啸,无明确的射击目标与着弹点。待敌人接近我有效射程距离,我军便一声令下‘打’,弹无虚发,叫个个敌人去见阎王。为了节省子弹,石块也成了我们的射击武器。敌人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冲锋,都无非是送来武器弹药,留下尸体。下午4时许,我们把二十八团留在茨坪修械厂修理的一门较好的迫击炮也抬来了,安放在我指挥阵地附近。我们向敌人发了3发炮弹,第三发正落在敌人的指挥所驻地——腰子坑爆炸了。敌人原以为主力红军不在山上,听见炮响,又以为我主力红军已经回到井冈山,吓得魂飞魄散。夜间,敌人利用云雾弥漫,我无法下山追击的时刻,逃之夭夭,溜到酃县境内去了。我们阻止了敌人的进攻,保卫了井冈山,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黄洋界保卫战中,除了参加战斗的正规部队外,赤卫队持各种旧式武器夹杂着少数钢枪,担任警戒,配合作战。妇女们组织后勤队为前线服务。儿童团、少先队在防务委员会和工农兵政府的领导下,全部动员起来了,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严防敌探进出。”刘型:《黄洋界保卫战前后》。当晚,井冈山军民在黄洋界上开了一个热闹的联欢晚会。受诸葛亮空城计的启发,红军战士你一言我一语,按京剧“空城计”的调,凑成了一段戏文,起名叫《毛委员的空山计》。毛泽东在率领红军大队回师井冈山的途中,听到了这一胜利消息,非常高兴,欣然挥笔写下了著名诗篇《西江月·井冈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意义不仅在于胜利地保卫了井冈山战略基地,为红四军主力返回,恢复根据地,创造了条件。还在于此次战争充分调动了当地群众的力量,在黄洋界筑下了一条“竹钉防线”,对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人民战争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 1998年8月30日 我国兴建首条跨海铁路
1998年8月30日,粤海铁路在海口市南港码头工地举行了开工典礼,这是我国第一条跨海铁路大道通,它使一直孤悬在外的海南岛与内陆有了直接的连接通道。粤海铁路北起广东省湛江市,跨越琼州海峡,抵达海南省的最南端三亚市,全长542.6公里。粤海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北起粤西重镇湛江,纵贯雷州半岛,横跨琼州海峡,直达三亚,是“九五”期间全国铁路重点项目之一。粤海铁路是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是世纪之交中国建设史上一项标志性工程,表明中国在建设跨海铁路上取得了关键技术的突破,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标志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粤海铁路作为中国第一条跨海铁路,将对中国跨海铁路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经验。粤海铁路包括广东省境内湛江至海安铁路、琼州海峡铁路轮渡、海南省境内海口至叉河铁路三个部分。2009年,粤海铁路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早的跨海铁路,成为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又一项中国之最。2002年1月28日,粤海铁路湛江海安线路建成投产,前期开办铁路货运业务;2003年1月7日,琼州海峡铁路轮渡建成投产,前期开办铁路货运业务,同年12月28日开办汽车、散客渡海运输业务;2004年4月6日,粤海铁路西环线暨全线建成投产;2004年7月1日,原海南铁路总公司(石碌-三亚)并入粤海铁路统一管理,权限营业里程达710公里;2004年12月5日,粤海铁路客运开通,我国铁路史上首对跨海旅客列车(海口-广州)K408/407次正式开行。海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但是,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海南岛四面环海,闭塞的交通自古以来就始终成为制约海南经济发展的“瓶颈”。人们去海南岛旅游或是海南岛的特色产品运往内地,至今都是依赖飞机或汽车渡船的来往运输。海南岛与内地之间仍没有一条安全、便捷、廉价和大运量的交通线。因此,迫切要求畅通铁路线的建成,打通海南岛连接内地的天然地理屏障,将海南的经济建设重新纳入中国统一发展战略中。在这种情况下,从粤海铁路被比喻成“海南岛生命线”,就不难看出其战略性作用和意义。目前,粤海铁路轮渡共有4条渡轮,分别为“粤海铁1号”、“粤海铁2号”、“粤海铁3号”以及“粤海铁4号”渡轮。其中,“粤海铁1号”和“粤海铁2号”为“姊妹船”,分别由上海江南造船厂于2002和2004年制造,长166米,宽23米,排水量1.2万吨,载重4080吨。“粤海铁1号”是艉端开敞式渡船,从下到上三层甲板分别用于装载火车、汽车和旅客。最底层的火车甲板有4股145米长的铁轨,可装载普通货车40节,也可装载普通客车18节,不装火车车厢的时候,该层甲板还可装运汽车,中层的汽车甲板可装载汽车56辆。渡船后半部设置旅客舱室,可载1360人。渡轮可在八级大风的条件下正常行驶,不过风大的时候会晚点,遇上台风也会停航。列车从陆地上船需经过轮渡栈桥,粤海铁路南港栈桥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设的跨海铁路栈桥,它一端连接海南大地,一端悬浮在琼州海峡中。桥上与渡轮对应分为4股轨道。而在海峡对岸的海安南站,也有一座规模相同轮渡栈桥。客车在徐闻站停车办客后,会被拉到徐闻渡口,然后解挂,把列车拆成四段,再经由栈桥推上船。机车后面挂有4节板车充当隔离车,然后才连接车厢,防止重量较大的车头上船。车厢装载上船后,车钩与船舱内的车钩相连挂,船上还配有为车厢供电的线路。到了海南那边的渡口,同样由两台广铁海段的东风4DD同时接车下船,重新编成一列车,再由东风4DD直接拉进海口站。轮渡过海需要一小时,但装卸车厢也各需一个小时,整个渡海过程长达三个多小时,旅客也不允许下车。除了粤海铁路之外,我国还有了其他两大火车轮渡值得关注。一个是烟大轮渡,火车从烟台到大连“游”过渤海湾;一个是江阴轮渡,新长铁路通过轮渡在靖江南跨长江。中国第一条运距超过百公里的跨海铁路轮渡是烟大铁路轮渡。烟大铁路轮渡项目于2004年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项目,2004年10月27日全面开工建设。2006年11月6日,中国第一条、世界第35条运输距离超过百公里的跨海铁路轮渡———烟大铁路轮渡首次试营运,2008年9月19日,正式开通。这是中国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之一的东北长江三角洲地区陆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辟东北至山东乃至东南沿海的最短铁路路径。烟大铁路轮渡的开通,对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直至东北、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具有重大拉动作用。国内最后一条内河火车轮渡是江阴铁路轮渡 。2002年9月16日上午,江阴轮渡首次重载试航取得圆满成功。2004年10月底,江阴轮渡开通运营。江阴火车轮渡全长638公里,由北向南纵贯江苏,进入浙江长兴与宣杭线接轨,总投资 62亿元。江阴轮渡,是我国内河运营的唯一一个“水上铁路”,是华东铁路二通道新长线横跨长江、联姻南北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