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劲旅
预定热线
029-85266316

心系国防教育

共筑和谐家园

历史上的今天-4月11日大事记
来源: | 作者:雄鹰劲旅 | 发布时间: 2024-04-11 | 151 次浏览 | 分享到:

♦ 1940年4月11日 中共中央北方局黎城会议召开

1940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黎城召开的高级干部会议,史称“黎城会议”,是抗战以来太行区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主持,八路军总部、北方局、第129师领导朱德、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等作了重要讲话。会上首先传达了中央的几个文件,这些文件是:中共中央2月1日《关于目前时局与党的任务的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2月10日发出的《关于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指示》,毛泽东、王稼祥3月5日给彭徳怀的《关于争取对内和平,现固已有阵地的方针与具体步骤的指示》,中共中央3月6日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等,接着,由冀南、太岳、晋察冀、晋西北等地区的负责人汇报了各根据地的工作,并展开了讨论。

  4月16日,杨尚昆代表北方局作了《目前政治形势与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报告。报告在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后,重点讲了如何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报告还根据毛泽东提出的“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这个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总结了华北地区2年10个月来在统一战线工作上取得的明显成绩,主要表现在:发展了进步势力,八路军在华北大大地扩大了,收复了广大领土,建立了许多块抗日根据地,实行了进步法令。同时把工、农、青、妇、儿童、文化等各方面的群众组织起来,使这些群众“在坚持抗战、参战,在建设根据地中起了很大作用,这是坚持华北抗战的依靠”。在此期间,共产党在华北已发展到10万人以上,党在华北各地起了领导作用。

  会议重点讨论了根据地建设与对敌斗争问题,明确了晋冀豫根据地形势发展转入巩固建设阶段,提出了建党、建政、建军三大建设任务与打破日军“囚笼政策”的方针和对策。会议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为了统一太行、太岳、冀南三个区的领导,成立了以邓小平为书记的太行军政委员会,并根据邓小平的提议,决定成立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以统一三个区的政权。这次会议,实现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从初创到统一的转折,奠定了晋冀豫抗日战略区的巩固与发展。提出“三建设”作为华北党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

  “黎城会议”旧址位于黎城县城北6公里洪井乡北社村奶奶庙内。1940年,国民党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粉碎后,其反共气焰不得不暂时有所收敛。晋冀鲁豫改变了“前门打虎,后门拒狼”的严重局面,出现了新的形势。经过近3年的艰苦抗战,八路军第129师也已完全控制了冀南全部、太行北部、太岳北部共71个县,800余万人口的广大地区。当时,全区党组织的领导统一于晋冀豫区党委,军事组织的领导统一于晋冀豫军区,群众团体的领导统一于各救总会。但是,政权的行政领导未能统一。晋东南地区仍分属于三、五两个行政区管辖,冀西地区成立了专署,但却属于杨秀峰、宋任穷所领导的冀南行政公署管辖,而冀西地区的党组织又归晋冀豫区党委领导。这种情况与根据地各方面逐渐趋向统一的要求显然不适应。

  另一方面,日军于1939年对冀南、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大“扫荡”被粉碎后,转而实行“囚笼政策”,集中力量修筑铁路、公路,增设据点和发展伪军。太行、太岳、冀南3个区敌据点增加至256个,三个区联系已较前困难。加上日军对根据地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晋冀鲁豫区财政、经济也较前困难,全区仍面临着严重斗争。有关根据地进一步建设的方针、政策、法令等亟须明确和统一。

  针对华北地区的形势和存在的弱点,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杨尚昆在报告中提出了建军、建党、建政的三建设工作,作为华北党今后的主要工作任务。报告认为,军队建设是“全党的任务,总目标是建立党军”“八路军是党的策略、路线的宣传者与执行者,而且是首先执行者,应成为核心骨干”。因此,建军任务提在前面,不仅军队,地方也应负责任的。

  关于党的建设问题,报告指出,“基本任务是建立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攻固的布尔什维克的党。”“支部工作是攻固党的基本工作”“要搞好党内教育和培养干部工作,提出地方党特别是太北、太南、冀南要输送知识分子到军队”。对建政工作,报告指出了应按中共中央3月6日的指示搞好政权建设,“要培养治国人才”,在根据地实行民选政府工作人员,通过联合办事处形式,统一太行、太岳、冀南的争取。要搞好根据地内的国民教育、财政工作。报告财政制度,货币生产建设、贸易等都提出了政策原则。

  4月21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会上作了“党军建设问题”的报告。报告认为,应建立一支“在政治上能够支持和开展政权与民众血肉相连一起抗战,不被日寇、汉奸、顽固派破坏的军队”“在经济上能协助民众生产,改善民生,不被敌人经济破坏的军队”“在军事上能以比较劣势的装备,正确运用技术战术无论大的协同与独立作战,都能作运动战、游击战,配合群众斗争,粉碎敌人,首先是粉碎敌人的囚笼战斗”。报告对积蓄战斗力的组织问题、锻炼战斗力的作战问题、培养战斗力的教育训练部队的政治工作、后方勤务、军队建设中的工作方式等问题,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会议于4月26日结束,历时15天。


♦ 1949年4月11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946年9月,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满足广大青年的进步要求,决定建立新的青年团组织。1949年4月11日至1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关怀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平隆重召开,正式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会上,任弼时作了政治报告,指出:青年团“应当有系统地进行生动实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使每个团员具有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革命人生观和为人民服务的观点”。这为新中国成立后共青团教育宣传工作明确了方向。
会上通过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纲领》,其中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去教育青年,把广大青年群众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和中国人民一道,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建设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为全国人民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事业而斗争到底。”
大会通过了团的章程,旗帜鲜明指出青年团的性质为“一切愿为新民主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的先进青年的群众性组织”,并写明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把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关系定位从之前的“指挥”“指导”改成了“领导”。从表面上看只有一个字的转换,实质上蕴含着理念上的深刻转型。
如果说“指挥”“指导”是一种“弱控制”的社会机制的话,那么,“领导”具有强制性,是必须执行的刚性要求,是一种“强控制”的社会机制:领导者通过一定的权力、权威资源迫使被领导者无条件服从命令。从“指挥”“指导”到“领导”,强调的是青年团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命令、意志之下开展工作,意味着党与共青团的更加紧密、更加密切的关系。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正式成立,成为领导全国青年的重要组织。



新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