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国防教育
共筑和谐家园
♦ 1943年10月19日 《解放日报》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全文发表毛泽东于1942年5月所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重要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毛泽东用通俗语言所写成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的具体化,是每个共产党员对待任何问题应具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典型示范。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诸如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讲话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剖析,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 1943年10月19日 《解放日报》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全文发表毛泽东于1942年5月所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这篇重要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建设、理论建设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是毛泽东用通俗语言所写成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教科书,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的具体化,是每个共产党员对待任何问题应具有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典型示范。在延安举行的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诸如党的文艺工作和党的整个工作的关系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讲话对上述问题一一作了剖析,提出并解决了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和政策问题,明确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强调文艺工作者必须到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熟悉工农兵,转变立足点,为革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讲话总结了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文艺理论。
详细
内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九四二年五月二日)
同志们!今天邀集大家来开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他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
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五四"以来,这支文化军队就在中国形成,帮助了中国革命,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和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买办文化的地盘逐渐缩小,其力量逐渐削弱。到了现在,中国反动派只能提出所谓"以数量对质量"的办法来和新文化对抗,就是说,反动派有的是钱,虽然拿不出好东西,但是可以拚命出得多。在"五四"以来的文化战线上,文学和艺术是一个重要的有成绩的部门。革命的文学艺术运动,在十年内战时期有了大的发展。这个运动和当时的革命战争,在总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实际工作上却没有互相结合起来,这是因为当时的反动派把这两支兄弟军队从中隔断了的缘故。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革命的文艺工作者来到延安和各个抗日根据地的多起来了,这是很好的事。但是到了根据地,并不是说就已经和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完全结合了。我们要把革命工作向前推进,就要使这两者完全结合起来。我们今天开会,就是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为了这个目的,有些什么问题应该解决的呢?我以为有这样一些问题,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
♦ 1950年10月19日 抗美援朝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前线
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半岛北南双方爆发内战。
两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武装介入朝鲜内战,并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加快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军事部署,侵略矛头不仅对准朝鲜,也妄图形成对新中国的多方向进攻态势,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中国政府迅即作出强烈回应,美国政府毫不理睬。8月27日起,美侵朝空军不断出动飞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杀伤中国人民,破坏中国的财产,严重侵犯中国领土领空。
随着战火蔓延,中国政府多次发出严正警告,力求控制危机态势。而美国政府却将中国政府立场宣示判断为“大部分是吓唬人的”。
直至10月7日,侵朝美军肆意突破战争红线,大举越过三八线北进,直逼中朝边境线的鸭绿江和图们江,严重威胁新中国安全。
与此同时,金日成主席代表朝鲜劳动党中央和朝鲜人民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中、朝两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面临严峻选择,党中央作出慎重决定:“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这是一场正义战胜黑暗、公理战胜强权、进步战胜倒退的正义之战。纵使一穷二白,纵使敌军围困万千重,也要以戈止武。
1950年10月19日夜,中国人民志愿军6个军共18个师,分别在安东、长甸河口和集安等处集结,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前线,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在朝鲜战场,恶劣的气候环境和战备物资的敌我悬殊,等待着志愿军战士。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打响。当战士们到达长津湖时,他们遭遇了朝鲜50年一遇的寒冬,夜晚最低降至-40℃左右的气温,几乎把那里变成了生命绝境。
风雪中,战士们只穿了一层薄棉衣,“那时候我们穿的、吃的都不行,饿了就把高粱米面炒一炒往嘴里塞,连队打仗主要靠步枪武器装备和敌人比,十个也赶不上人家一个”,时任4连连长李昌言回忆。
担任阻击美军任务的志愿军,有连队全员冻死在阵地上。他们以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中,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这些战士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
战后打扫战场时,有人发现烈士宋阿毛留下的一张卡片,卡片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尽管形势恶劣,战士们也不曾退缩。夜幕中,李昌言带领战士们,悄悄摸进敌军帐篷,在激战中毙敌300余人,缴获榴弹炮12门,以劣势装备全歼现代化装备美军1个加强团。这个团,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军“北极熊团”。在上甘岭,美军320多门重炮,27辆坦克以每秒钟6发的火力密度将钢铁倾泻到这两个小山包上。一天里,敌向上甘岭发射30余万发炮弹,500余枚航弹,上甘岭主峰标高被削低整整两米,寸草不剩。 但在0号阵地上,伤亡殆尽的135团六连战士黄继光用胸膛挡住敌人的机枪眼,消灭阵地上最后一个地堡。牺牲后的黄继光全身伤口都没有流血,地堡前也没有血迹──血都在路途上流尽了。云山、长津湖、龙源里、松骨峰、大同江、上甘岭……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的小米步枪奋战两年九个月,先后有297万人次中华英雄儿女轮番赴朝参战,近19.8万名志愿军英勇捐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