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鹰劲旅
预定热线
029-85266316

心系国防教育

共筑和谐家园

历史上的今天-9月14日大事记
来源: | 作者:雄鹰劲旅 | 发布时间: 2022-09-14 | 57 次浏览 | 分享到:

♦ 1944年9月14日 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光复腾冲

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下辖第53军、第54军,共5个师——预备第2师、198师、36师、116师、130师)实施腾冲反攻战。全军于5月11日黄昏后强渡怒江成功,于次日晨开始强攻高黎贡山。敌56师团148联队主力146联队一部凭险死守,我军猛烈攻击。经9日血战,日军溃退,我军攻占高黎贡山顶之南、北斋公房,又经十余日的激烈战斗,进至腾北马面关、界头、瓦甸、江苴附近。日军深知丧失高黎贡山及桥头、江宜等重要据点在战略上的意义,急调113、114、146、炮56、搜56等5个联队各一部火速增援,疯狂反扑。

  中国远征军将士士气高昂,锐不可当,奋勇冲杀,并与日军进行白刃格斗,经过22日血战,终歼敌半数,继而乘胜攻下腾北敌军中心据点桥头、江苴,并沿龙川江南下,一部扫清固东以北至片马的残敌,另一部扫清龙川江两岸残敌,形成迫近腾冲城、合围腾冲城之势。此时,所有由北而南溃逃的日寇与腾冲守城日军合编为一个混成联队,由148联队长藏重康美大佐指挥,死守来凤山及腾冲城。

  腾冲城是滇西最坚固的城池,兼有来凤山作为屏障,两地互为依托,易守难攻。加上日军经过两年多的经营,在两地筑有坚固工事及堡垒群,准备了充足的粮弹,是一块极难啃的硬骨头。守城日军奉命死守至10月底以待援军到来。

  中国远征军决定先攻占来凤山,最后围歼腾城守敌。7月26日午时,我远征军在空军配合下,以优势兵力向来凤山5个堡垒群同时猛攻,官兵们以高昂的斗志投入战斗,血战3日,付出重大牺牲,最终攻占来凤山,旋即扫清南城外之敌,对腾冲城形成四面包围之势。最后被围住的孤城腾冲城墙全系巨石垒砌,高而且厚,城墙上堡垒环列,城墙四角更有大型堡垒侧防。8月2日,我远征军先以云梯登城,但牺牲惨重,无法立足,继又利用空军从空中轰炸,将城墙炸塌十余处,从缺口强行登城,经12日激战,终将城墙上的堡垒群逐次摧毁。

  8月14日,我远征军以4个整师兵力从南城墙突进市区,与守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由于腾冲城内街巷稠密,房屋相连,日寇利用民房家家设防、巷巷筑堡,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我远征军每前进一尺都要付出惨烈的代价,正所谓“尺寸必争、血满城垣”。由于牺牲惨重,远征军又将阻敌增援的130师投入攻城战役,经历42天的“焦土”之战,将守城之敌全歼,于1944年9月14日光复腾冲城,沦陷了两年零4个月又4天的腾冲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从1944年5月11日远征军20集团军强渡怒江至9月14日攻克腾冲城,历时127天,所历大小战役40余次,共俘获敌军官4人,士兵60余名。毙敌少将指挥官及藏重康美大佐联队长以下军官100余人,士兵6000余名。缴获野山炮7门,步兵炮6门,迫击炮10门,重机枪19挺,轻机枪47挺,步骑枪1000余支,汽车20余辆,有线和无线电机25部并其他军用品若干。我远征军亦伤亡军官1234员,士兵17075名,体现了腾冲战役之艰苦与惨烈,以及远征军将士拼死牺牲的爱国精神。

  腾冲战役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它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妄图长期占领滇西、威胁中国抗战大后方——西南地区、以挽救其失败命运的迷梦,有力地促进了滇缅战场的胜利,在中国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 1988年9月14日 我国再度恢复军衔制

我国军衔制度的演变

    每每提到军衔制,我们便会想到1955年中南海怀仁堂内的那场盛大的授衔仪式。其实,军衔制度在近代中国已有上百年悠久的发展历史,并且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清末、民国、老蒋统治时期以及我军的军衔制。

清末军衔制:

    事实上,我国最开始实行军衔制,还是因为受到了西方国家侵略的影响。从1894年甲午战争后,清朝的一些大臣便纷纷上书,条陈时务,要求清政府迅速建立一支新式武装力量。清政府也深感中国旧式官阶制已不合时宜,为了维护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1901年,清政府下令命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效法西洋,训练一支新式陆军,改变朝廷内部官职与军衔之间严重失调的现状。
1905年12月,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后,清朝陆军军官开始正式按照新的“三等九级”进行等级评定。当时清军军官的军衔等级主要设都统、参领、军校三级,并且各级又分别设为正、副、协三等,之下又设置了军士和兵的军衔。
自此,中国第一个军衔制度正式诞生。

民国军衔制:

辛亥革命过后,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也成为了南京临时政府的大总统,并在上任后对晚清时期的军衔制做出了一些改变。
孙中山所做的这些变动主要是取消了所有的品级,并按照原来的三等九级规定了新的军衔名称,将军士和兵都改为2级。可惜的是,南京国民政府仅成立了三个月,便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成立了北洋政府。同年8月,袁世凯又颁布了新的《陆军军官佐士兵等级表》,改用了新的军衔制。
而此次的北洋政府也没有做较大的改动,只是将上等官称将官,中等官称校官,初等兵称作尉官,每等区分为上中少三级,其余基本保持不变。

老蒋统治时期:

时间到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这一时期,随着兵种的不断增加,军衔制的演变也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化。后来蒋介石为了整顿海、陆、空三军内军衔混乱的状况,便先后颁布了《官制表》和《士兵等级表》。
其中《士兵等级表》中规定,将军官的军衔分为将、校 、尉三个等级,每个等级依旧是划分为上、中、少三个级别,并且军衔之前又加入了军种的名称,比如海军中将、陆军中将、空军中将等等。
除此之外,1935年的3月,上将级别中又增设了一个“特级上将”,且只授予了蒋介石一人。

我军的军衔制:

其实,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军便曾经历过两次短暂的军衔制。
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当时为了顺利开启国共之间的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并且为了统一管理,均按照国民革命军的军衔等级,为我军的各级人员授予军衔。
当时,只有朱老总被授予上将军衔,而周恩来、林彪、叶剑英、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等人,均被授予了中将军衔。
不过,这次的授衔只是在一些干部档案中有过记载,并没有广泛传扬,并且当时既没有举办授衔仪式,也没有要求佩戴领章。更为重要的是,八路军和新四军都没把国民党发的军衔当一回事,于是这次的军衔制度便没能正式施行。
第二次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当时为了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满足人民对于和平的期许,我党于重庆谈判期间与老蒋签订了“双十协定”。并在1946年1月31日,成功举行了政治协商会议,从而迫使老蒋接受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式,1946年2月24日开始,中共中央提出准备在全军实行军衔制,并在3月发布的《军队官兵阶级说明与规定》中规定道:参照国民党的6等16阶编制进行设定,分将校、尉、士、兵,每一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级,然后上将又分为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和特级上将。
可惜的是,我军这次的评衔工作才刚开展不久,便因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而被迫停止。

毛主席下令废除军衔制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表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功绩,开启新中国军事新篇章,1955年2月8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正式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这标志着我国成立后第一次的军衔制度得以诞生。


这次军衔设定仿照的是苏联模式,共6等19级,其中元帅分为两级,分别是大元帅和元帅。
   其中大元帅这一级是专门为毛主席准备的,因为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也是被授予了大元帅衔,但这个方案在被毛主席以“穿着一身军服不方便接近群众”为由给拒绝后,便没再实施。
       而军官的军衔分为将、校 、尉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划分为大、上、中、少三个级别将级军官四级。下又分士官三级以及士兵两级。
待一切划分就绪后,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首次授衔仪正式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怀仁堂举行。在这次的授衔中,共有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5名、中将175名、少将802名。此外,还有60余万名干部获得了准尉以上军衔。这也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正式步入了军衔制的新篇章。
这次授衔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国的军心、民心,对于战后重建正规化的军队,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那为何新中国的军衔制才刚刚实行了十年,却在1965年又被毛主席下令取消了呢?

     当时废除军衔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军衔晋升方面存在缺陷。众所周知,建国初期,苏联对中国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方方面面,甚至我们连军制和军衔都是苏式。事实上,由于缺乏经验、作用、理论方面的研究,在1955年军衔制之前的准备阶段,我国基本上就是根据苏联顾问提出的经验方案进行的研究。而当时苏联顾问给出的建议是,新中国正值建国初期,应尽量压低军衔,为以后的晋升留下通道。因此,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我国很多军官所授得的军衔与军职是并不相符的。
  但事情的发展方向似乎并不是向苏联顾问说的那般,实际情况却是,军官们的军衔晋升机制并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
    据记载,从1955年授衔一直到1959年11月底,四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没有晋升的军官,并且绝大多数的军衔与实际的军职也是相脱节的,这为日后军队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除此之外,当时的军衔制度还存在着对女军官评定较为严格,军衔种类较为复杂,技术军官定级死板等一系列的缺陷,这在客观上也降低了评定军衔的公正性。
二是薪金制度的不合理。除了压低军衔以外,当时中国向苏联军制学习的还有他们的薪金制度,而薪金不合理的问题,在60年代也开始逐渐得到了显现。贺龙当初也曾提出过这个问题:很多军队的军官,薪金比地方上的同级干部要高80%。从如此高的薪金中便可以看出当时军官的地位,再加上当时颁发了军衔以后,导致了一些论资排辈和攀比权力的问题出现,不仅日渐地拉帮结派,更是私下里搞“小团体”,这也引发了毛主席极大的不满。三是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比如军官的退休制度,按照当时的规定来说,现役的军官在达到一定的年龄后便可以申请退休,但退休之后,必然伴随着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我国当时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退休制度,如此一来,便导致军队中大量本应该退休的官员因无法得到保障,而选择继续留在军队中,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公职,更使得后辈的年轻官员难以晋升。
退休制度的保障问题,反映的虽然只是极小的一个方面,但也恰恰说明了军衔制的实施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庞大工程,它既需要我们制定好先前的准备工作,更需要我们规定好后续的保障工作。否则,军衔制的设立不仅不能很好地促进军队正向风气的形成,还可能会造成后续更多的麻烦与争议。
也正是因为上述的这些缺陷以及特殊的时代背景,导致军衔制在后来实行的十年间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成为了军衔制被取消的主要原因。
后来随着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从苏联引进的军衔制更是被扣上了一个修正主义的帽子,这也加大了我党内部对于军衔制的否定,并在客观上直接导致了军衔制在中国的废除。于是,1964年8月,在谈及军队高级干部减薪问题时,贺龙便借机提议道:“是不是连军衔一齐取消算了?”毛主席听到这句话后立即回答:“取消!这个牌牌我早就想把它摘掉了。”
最后在征得全军上下的同意后,次年5月,毛主席正式宣布取消军衔制。至此,我军再次恢复到了无军衔的状态。

邓小平再次恢复军衔制

此时也许不少看官会产生疑惑,既然毛主席当初已经下令取消了,那为何时隔了23年,邓小平又重新提出要恢复军衔制呢?其实,总结起来也不过是四个字--时代所需。
进入到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军队出国执行任务也开始变得常态化。在此背景下,无军衔的状态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国内情形。试想,若是没有等级划分,在作战时,部队一旦被打散,则两支融合的部队又该由谁来指挥呢?就像文章刚开始讲述的那个事迹一般,若部队中起了争执,下级的士兵无法有效地辨认上司,则又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在此背景下,邓小平便与中央军委领导们召开秘密会议,商讨决定是否恢复军衔制。
邓小平提出的这个想法,立即引来了国内上上下下的关注,“究竟该不该恢复”在当时引起了不少的争议。
从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以及整体发展状况来看,军衔制的恢复无疑是利大于弊。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军衔制的恢复可以方便指挥,便于作战,一旦有了军衔上的差别,便不会造成在战场上群龙无首的问题。其次,也有利于完善我国军队中的晋升激励机制,从而鼓励更多的热血儿女保家卫国、奋勇杀敌。
而恢复军衔制的第三点好处,便是有利于国际交往。八十年代的中国早已经打破封锁,逐步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在外交等诸多事宜上,也必须有军衔作为一个衡量标准。
这一系列的现状都表明了,恢复军衔制一事必须提上日程。
不过眼下,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到底是采用新制度?还是延续老制度呢?
按邓小平的话来说,我国恢复军衔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前的国情,整顿军纪,方便管理,所以此次采用的应是全新的军衔制度,既不是苏式的也不是西式的,而是适应中国当下的。
那么这个全新的军衔制究竟新在哪里呢?
新的军衔制决定采用3等11级,并且取消了元帅和大将的军衔,最高的级别是上将。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要知道,彼时的徐向前、聂荣臻与叶剑英三位开国元帅还健在,为何还要取消元帅与大将,不恢复他们原有的军衔呢?针对这个问题,邓小平作出了具体的回应:“和平时期,军衔设到上将为止”。
邓小平的这句话不难理解,元帅和大将一般都是颁发给战功卓越的开国元帅,而如今正值和平年代,便不可能再有人立下如此卓越的战功,因此不再设置元帅和大将军衔在情理之中。
况且像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这样的革命老前辈们,也早已经将功名利禄看淡,此时无论他们被授不授予元帅军衔,在老百姓眼中,他们始终都是救国救民、永垂不朽的大英雄。就这样,从邓小平提出恢复军衔开始,准备了八年,终于在1988年的9月14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内再次隆重举行了授衔仪式,其中洪学智等17位高级军官被授予上将军衔。随后几天,各大军区内又相继有1452人被授予了将军军衔,18万人被授予了校官军衔,40.5万人被授予了尉官军衔……自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再次翻开了新军衔制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