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国防教育
共筑和谐家园
♦ 1935年9月8日 张国焘坚持“乘势南下”的主张
1935年9月8日,张国焘在阿坝致电中革军委,坚持“乘势南下”的主张,密电右路军中的前敌总指挥部政治委员陈昌浩,命令他率军南下,分裂和企图危害中共中央。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发现这个电报,立即报告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中共中央政治局立即在巴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率领右路军中的第一、三军和军委纵队8000余人继续北上。10日凌晨,中共中央率领右路军中的第一、三军和军委纵队8000余人秘密脱离危险地区迅速北上,并发布《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说明北上方针是正确的,“南下是没有出路的”。中共中央率部出发后,红四方面军中有的干部不明真相,主张武力拦阻,前敌总指挥徐向前制止了这种行动。随后,陈昌浩率领右路军中的第四军、第三十军向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靠拢。
9月12日,中共在四川北部的俄界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揭露和批判了张国焘的退却、军阀主义和反党、分裂红军的错误,号召红四方面军的全体党员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同张国焘的错误倾向作斗争,以巩固党和红军的统一。会议再次电示张国焘改正错误,率领部队北上,会议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并下发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决定将第一、第三军团改组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政委,继续北上。
15日,张国焘在阿坝召开“川康省委扩大会议”;并作出《阿坝会议决议》,称中共中央北上抗日的路线为“机会主义”、“右倾逃跑”,他还策动一些人威逼朱德、刘伯承接受他的南下主张。朱德、刘伯承据理驳斥,坚持北上,朱德说: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我是赞成的,拥护的,我举了手的,我不能反对我亲自参加作出的决定,如果硬要我发表声明,那我就再声明一下,我是坚决拥护党中央作出北上抗日的决定的!会后,他对刘伯承说:不管怎么斗,我们还是要和毛泽东同志一起革命,事情总会搞清楚的。
同日,张国焘以“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名义下达《大举南进政治保障计划》,指出:“《只有大举南进,消灭川敌残部,才是真正的进攻路线。”还提出“红军南下行,要打成都城”等口号。17日,发出南下命令。
18日,张国焘命令余天云、王维舟率部南下,打通绥靖、崇化、丹巴前进道路。接着,又命令左路军先头纵队第五军和第九、第三十一军各一个师,以及右路军之第四、第三十军分别由阿坝、毛儿盖地区南下。红军指战员忍受饥饿、疲劳和寒冷,再次穿越草地。
♦ 1956年9月8日 中国成功试制新型喷气式飞机
1956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首飞成功。歼5飞机是一种能执行多种任务的跨音速喷气式战斗机,也是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歼击机,其制造技术也相当复杂。歼5飞机的试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喷气式飞机的制造技术,完成了由修理过渡到制造的历史使命,揭开了中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历史新篇章。1954年10月,航空工业沈飞(原112厂)接到了试制苏联转让的米格-17F喷气式歼击机(后改称56式即歼5型飞机)的命令,并明确要求于1956年国庆节前试制成功第一架飞机。 1955年3月,苏联提供的成套资料到厂,工厂立即组织资料的翻译、学习和消化工作。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大部分职工都掌握了新机试制技术,并能独立工作后,新机试制工作迅速全面铺开。
1956年7月19日,沈城晴空万里,在晨曦中,牵引车拖着歼5飞机来到沈阳于洪机场(北陵机场当时正在翻修),等候放飞的命令。当300多名职工翘首仰望主任试飞员吴克明驾驶自己亲手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上蓝天时,情不自禁地相拥一起,喜极而泣。当一直守候在电话机旁的牛荫冠厂长听到飞机首飞成功的消息时,高兴地从地上蹦了起来。飞机实现首飞后,继续进行综合性能试飞,结果表明第一架国产歼5飞机的质量及技术性能全部达到试飞大纲的要求和规定。
1956年9月8日,国家验收委员会在112厂举行了验收签字仪式,结论是“国营112厂已经试制成功56式飞机,并可以进行成批生产,交付空军及海军航空兵部队使用”。9月9日,人民日报以《我国试制成功新型的喷气式飞机》为题,在头版头条作了报道。10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给112厂发来贺电,祝贺歼5飞机试制成功。同日,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在空军副司令员王秉璋、司法部长史良、二机部部长赵尔陆、航空工业局局长王西萍、副局长段子俊、徐昌裕及辽宁省、沈阳市党政军负责人的陪同下,亲赴112厂参加国产第一架喷气式试制成功庆祝大会,祝贺112厂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新机试制任务。当年国庆节,112厂制造的4架歼5飞机列队飞越天安门城楼上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毛泽东主席高兴地对站在身边的外国友人说:“我们自己的飞机飞过去了。”后来,毛泽东主席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写道:“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旧中国几乎没有机器制造业,更没有汽车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而这些现在都建立起来了。”歼5飞机的试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喷气式飞机的制造技术,完成了由修理过渡到制造的的历史使命,揭开了中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历史新篇章。并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歼击机奠定了基础。之后,歼5飞机转入了批生产,质量也不断上升。到1959年5月止,共生产并交付歼5飞机767架,其中援外10架。